收藏本站设为首页站内地图

  欢迎访问昆山市红十字会网站 今天是

基层发布

用户名:

密码:

附加码:

3020

信息详情

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

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民众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包括最古老的犹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学等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之中,所以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立即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一拍即合。例如:犹太教摩西法律中记载: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公元前12-11世纪创立)。摩西是《圣经》中的人物,《圣经》中记载他显示神迹,带领被奴役四百年的犹太人逃出埃及。在素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以儒学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经典《中庸》(四书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一书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博爱"思想,东方古已有之,中国唐代韩愈在《原道》篇中说:"博爱之谓仁。"儒家学说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渗入到社会各阶层,自古及今,源远流长。而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公元前6-5世纪创立),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讲究"修心",而修心的根本要点在于施舍与奉献,止恶扬善的人道理念遍及包含人在内的"众生"。在世界各地的佛教庙宇墙上,人们最常见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警句,昭示世人止恶扬善,弘扬博爱理念。

基督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创始人为耶稣基督(基督即救世主之意)。耶稣教人忍受苦难,教人竭尽所能施舍,倡导博爱思想。基督教对西方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基督教《马太福音》记述耶稣基督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渴了,你给我喝,我坐牢,你们来探视我。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公元7世纪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者为穆罕默德,他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止恶行善。穆罕默德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凭真主的保佑,他才落入你的手中。 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中涵盖的"人道"、"博爱"理念,实为红十字精神的源头,因而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用发光的展板精录了上述名言警句,向世人昭示红十字精神扎根于世界文化之中,涵盖了古典文化的精髓。涵盖在各民族不同文化渊源中的"人道"理念,是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世界的基础。红十字运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绝非偶然。考其源流,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有自洪荒以来各部族、各民族的深层次精神信仰(即"人道"理念)为其基础,另一方面有六大洲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为其契机。前者是普遍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后者是特殊的、外在的、表象的、偶然的。"人道"理念的出现,来自人性的内需,代表着试图缓和人世苦难的精神努力,体现为古今世界对人的关注与同情。因而,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红十字精神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保护人的生命的愿望在洪荒时代即已存在,历史非常悠久,文化根基非常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

跨种族,跨民族,跨国界,跨时空;人不分中外,地不分东西,时不分古今;唯"人道"理念能遍行之,唯以"人道"理念为宗旨的红十字运动能遍行之。正是这种内在的对人世苦难关切、同情的精神力量,自古及今,推动着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成为红十字运动遍及全世界的基础。

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用6个灯光展示板反映这个情况:

第一个是摩西(Moses)法律,号召人们“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摩西先是以色列人居埃及。摩西法律系指摩西十诫,传上帝的律法以约束部众。

第二个是中国孔子教导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自孔子所著《中庸》。

第三个是信奉佛教的古印度阿育王(Ashoka)在帝国境内到处刻立石柱,谴责战争的暴力。阿育王系古代印度摩揭陀国之王。

第四个是《马太福音》记述耶苏基督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渴了,你给我喝,我坐牢,你们来探视我。”

第五个是伊斯兰教先知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凭真主的保佑,他才落入你的手中。”

第六个是十八世纪的卡特尔条约和战争的人道主义化。卡特尔条约(Cartels:交战国之间的协议书,尤指俘虏的协议书和非交战关系的条例。)

博物馆用上述史料表明: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文化根基是非常深厚的,可以说是世界上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

温馨提示:

您当前使用的IE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无法完美显示本站内容,请升级到IE9以上!